2008年7月27日 星期日

第2300萬個台灣寶寶

大家早就習慣說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不過,真正的第23000000個台灣寶寶最近才誕生!內政部長廖了以鄭重宣布此一消息,還打算頒贈金牌,像在辦喜事。台灣現在每年新出生的寶寶只有二十萬人左右,是二十年前的一半,十足反映了「年輕人都不想生、不敢生」的現象。

人口問題,非同小可。大家印象裡,台灣地狹人稠,政府過去推動節育計畫亦卓然有成。誰都沒想到,台灣會有擔心人口減少的一天。但實情如此,台灣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只有一點一,全世界排名倒數。不過,其他先進國家多半都面臨類似問題,難怪有人怪罪,兩世紀前率先擔心人口過多的馬爾薩斯是「錯誤的預言家」。

「少子化」影響所及,大家首先擔心的是將來勞動力短缺。但問題不只於此,很多預料不到的層面都會受到人口結構變遷的影響。像今年高等教育發生是否「零分也能上大學」的現象,專家就指出,是大學快速擴張和年輕人口減少的「雙重效果」所致。未來幾年,只怕「高教土石流」問題更趨嚴重。因此,政府的教育資源配置,要同時顧及經濟結構及人口結構的變遷,的確需要未雨綢繆。此外,少子化併隨人口老化的趨勢,已註定了社會福利面的衝擊。政府規劃多少年的國民年金制終於打算推上場,卻已有人預言「看得到吃不到」,同樣出於對人口結構的擔憂。

現在各界感受人口問題的壓力,經建會也提議以減稅手段來鼓勵生育。但反過來說,危機也是轉機。就像美國的人口一直受到源源不斷的新移民所支撐,在台灣也有生育率較高的外籍配偶為台灣人口補充生力軍,各界開始重視對「新台灣之子」的教育投資和文化資源提供議題。此外,也有人建議,趁學齡人口減少,正好可以將國民教育精緻化,使教育品質升級。換言之,人口問題只要及時警覺並合宜因應,未嘗不能激發出正面的效果。

第2300萬個台灣寶寶出生,變成一件可慶賀的新聞,多少也令人感慨,應改善大環境因素,以免繼續惡化年輕人所謂「不敢生孩子」的趨向。台灣陷於意識形態之爭已久,應早點回歸關注社會發展的實質面問題。

【2008/07/26 聯合晚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