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三峽大壩 苦難貧民二度迫遷

自由時報20071107 
中國長江三峽大壩工程持續推進,水庫水位不斷上升,今後十到十五年大壩地區居民還有四百萬人將移居他處,人數多達初建大壩時的三倍。(路透檔案照)

編譯陳泓達╱特譯

隨著中國長江三峽大壩工程持續推進,水庫水位不斷上升,迫使一百四十萬居民遠離家園,徙居他處,范中成(譯音)即為其中一員。去年,政府指示拆除他父母的故居,但那棟泥磚砌成的老房子在拆除過程中突然倒塌,數小時後,范中成和妻子獲救,年邁的雙親卻撒手人寰。

搬遷者 工作難找又沒補貼

范中成一家的坎坷命運並未就此終結。中國政府最近宣佈將再動員四百萬人遷出三峽庫區的沿江地帶和山區。范中成的現居位於舊宅後山,很不幸地又在這次遷置範圍以內。

據華爾街日報六日指出,耗資二百五十億美元的三峽大壩工程,原為保護長江沿岸免受經常性洪澇災害的痛苦,並藉豐沛水力發電,但如今這個全球最大的水壩卻對它本來希望協助的當地居民構成威脅。

自從二○○三年六月三峽工程進行首次截流以來,庫區部分岸線已多次潰堤。隨著工程推進形成綿延約六百四十四公里長的靜止水域,不斷上漲的水位迫使農民向高處尋找可耕種的土地,而那些地方本已聚集大量貧困人口,遷居人口不僅難以就業,也享受不到公共服務。此外,未經處理就流入水庫的污水和農用化學品也急遽增加。

民怨難題 恐影響政治穩定

中國十月間宣佈,今後十到十五年大壩地區居民還有四百萬人將移居他處,人數多達初建大壩時的三倍。北京如何因應這項挑戰,將嚴重影響當地環境生態和政治穩定。近一個世紀來,中國歷任統治者均夢想在長江建造一座大壩以制伏水患。但現在,中國政府對大壩的管理似乎令人生疑。

目前大壩水位已上升約一百五十七公尺,估計到二○○九年還將上升十九公尺。官員聲稱,大壩建成後形成的新江岸有六十%過於陡峭,無法耕作。批評人士警告,大壩附近主要大城市重慶的長江碼頭,十年內將因江水流速下降導致淤泥積聚而報廢。

目前,重慶西面一帶等大壩水域上游城市沿江地區已被污水帶包圍。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今春發表的報告指稱,由於大壩橫亙江面,上游污水無法比照以往模式被一路沖刷入海。進入庫區靜止水域的污水及其他污染物會倒流進支流,導致藻類暴增。由於水流中斷,長江盆地漁業作物將大幅減少。

分管三峽庫區經濟工作的重慶市副市長譚棲偉表示,保護三峽地區水質的最好辦法就是減少人口,加強環保。若干獲得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警告,三峽庫區的一千一百萬居民中有四百八十萬人無法生存。這個數據後來少了一半,但政府仍希望讓四百萬人遷至他處。

然而,已安置人員的不滿,可能會使新的安置計畫變得更為複雜。其中許多人都失去工作,也沒得到政府補貼。當地環保組織「重慶綠色志願者聯合會」會長吳登明便質疑,遷置一百萬人便遭遇如此多的問題,搬遷四百萬人,困難度可以想見。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移民潮逆流 窮國富國都受害

來自開發中國家的外來移民,通常從事本國勞工不願做的工作,但全球經濟衰退使富國的工作機會減少,迫使許多外勞返鄉,全球移民潮有逆流趨勢。
彭博資訊
 

圖╱經濟日報提供

金融海嘯引發全球經濟衰退,富國的工作機會減少而且日漸傾向支持反移民政策,不僅許多準備遷入工業化國家的準移民被迫放棄原有計畫,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全球移民潮有逆向流動的趨勢。

全球經濟衰退不僅抑制全球移民的數量,也使移民形態180度轉向。移民專家預估,今年全球新移民總人數將下降三成。聯合國的統計並顯示,移民也呈逆向流動,包括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西班牙與捷克等國的人口移出總數已高過移入。

全球移民出現逆轉,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1970年代以來產品、服務、金錢與人員的自由流動,所帶動的全球化與經濟高度成長,已經走到盡頭。銀行坐擁現金卻不敢放貸出去,貿易活動趨緩,移民成為眾矢之的,在許多國家,不少移民已在返鄉途中。英國的經濟社會研究所(ESRI)估計,今年第一季將有3萬名外勞會離開經濟嚴重衰退的愛爾蘭。數萬名來自前蘇聯集團國家的外勞,也紛紛打包回國。在馬來西亞,去年為數約20萬的印尼外勞也因工廠關閉,被遣返回國。

隨著全球經濟惡化,移民潮可能加速逆流。國際勞工組織(ILO)預測,這波經濟衰退將使全球今年喪失5,200萬個工作,受創最深的產業包括能源、輕工業、建築及醫療保健業,這些都是傳統上大量吸收國內外移民勞工的行業。在波斯灣國家油田與服務業工作的1,300萬名外勞,未來幾月可能有半數得回家吃自己。在日本,包括豐田汽車等企業巨人也都在慘澹經營,境內31.7萬名巴西籍臨時工過去四個月已有1萬人失業,由於房屋租約常與工作契約綁在一起,許多人已離開日本。

保護本地勞工 外勞成代罪羔羊

即使在本國境內也出現移民回流現象,例如,過去幾年大量湧入大城市、為中國經濟起飛貢獻良多的2,000萬農村大軍,也因山東、東莞與上海的工廠生產線陸續關閉,開始往老家回流。在印度,類似情況也在上演中。

本國勞工都吃不飽了,外勞理所當然成為代罪羔羊,許多本地人士也樂見移民與外勞陸續返鄉。美國與德國的馬歇爾基金(Marshall Fund)去年11月的調查發現,在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波蘭與荷蘭,超過八成的受訪者希望加強國土邊防;至少73%的受訪者要求政府嚴懲雇用非法外勞的雇主。捷克政府對願意離境失業移民,每人提供一張單程機票和649美元補助金;西班牙境內10萬名合法外勞只要願意離境三年以上,馬德里當局願意每人補助1.4萬美元,預計今年會有2萬人接受此方案。

過去40年來,隨著全球經濟起飛,貧窮國家中較為勤奮者為了脫離貧困,紛紛移民外國追尋夢想。大體而言,工業化國家也敞開雙臂歡迎這些廉價外勞,因此在1990年代末期,移民人數占全球人口的比率達到史無前例的3%,而且過去10年來始終維持這種高比率。但現在,世界人口雖持續增加,移民人數卻逐漸下滑。加上新興市場逐漸改善勞動條件,愈來愈多人選擇留在家鄉工作。

對開發中國家而言,這種選擇留在國內工作的趨勢後果可能頗為嚴重。許多外勞的海外工作所得大多會匯回祖國,形成外勞家庭與外勞輸出國的重要經濟支柱。

築起移民高牆 勞動市場恐萎縮

過去十年,全球外勞匯款總額從730億美元成長至2,830億美元,對貧窮國家而言,外勞匯回外匯的總額比來自國際援助還要多。墨西哥在海外的外勞去年就匯回230億美元,是該國僅次於石油出口的第二大外匯來源。隨著外勞人數與匯入金額同步減少,這些國家正面臨外匯短少的問題。

移民潮逆流,富有國家同樣受害。富裕國家的出生率持續下降,代表未來幾年勞動人口遞減,而外勞向來大多從事本地勞工不願或不屑做的工作。雪上加霜的是,經濟學家估計,移民人口所賺的薪資,有80%是花在食、衣、住、行等基本開銷,剩下的才匯回國,因此他們等於也幫忙撐起當地的消費市場。

在這波全球經濟衰退危機中,對移民築起防堵高牆與壁壘的國家,反而會因勞動市場萎縮,喪失潛在的復甦資源與機會。此外,正因外勞逐水草而居的高移動特性,與本國勞工相比,他們更能隨時打包轉戰他地,進而帶動陷入停滯的經濟體。

【2009/03/27 經濟日報】

「送行者」鍍金 日本葬儀業暴紅

日本影片「送行者」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後,給日本電影界很大的鼓舞。許多年輕人突然對為往生者送行的葬儀業感興趣,社會興起一股殯葬業就職熱。

東京近郊一家葬儀專門學校,電腦網頁上過去每天大概有十幾個網友上網瀏覽,在「送行者」成名後,上網人口「暴增」好幾倍。甚至還有人打電話問:要從事喪葬業,到這所學校讀兩年,就能就業嗎?

2000年創校的「日本Human Ceremony專門學校」,是日本獨一無二專門訓練殯葬人員的學校,校長武田七郎從事殯葬業40多年,決定將他一身所學貢獻給社會,因而創辦這所學校。他說,托「送行者」之福,從事這個行業的人現在都覺得很有面子。

電影入圍奧斯卡獎後,來打探入學方法的人增加很多。武田說,殯葬業本來就是很嚴肅的行業,這所學校創校前,殯葬業者不是靠傳統學徒制,就是到大學佛教學科去摸索。大多數日本人入殮採佛教儀式,因此佛教大學可學習喪葬禮儀。

這所學校喪葬學科預定招收30人,很多學生是家裡從事喪葬業的第二代,近因不景氣,像電影主角突然失業轉而投入此一行業者大有人在。武田校長說,學校的教育是2年,但要到喪葬社實習180個小時,使畢業生就職率高達百分之百。

學生在校也有很多實習課程。「往生者」由學生輪流扮演,辦理後事的學生一絲不苟照教科書的「手順」為往生者打點。「剛開始還有些人不太習慣,久了以後大家都感受到靈堂上莊嚴的氣氛,變得嚴肅起來。」學生說。

學生畢業時有義務先獲得二級殯葬業認定資格,使社會上充分信賴這個學校的畢業生。武田校長稱,入學第一年,學生的言行還很輕浮,但經過一年訓練,很多學生講話用辭會特別謹慎。

日本老齡化愈來愈嚴重,喪葬業整體規模愈來愈大,每年大約達3、4兆日圓,約占日本GDP1%,是個讓人稱羡的行業。至於會不會有惡勢力或葬儀蟑螂把持這個行業?武田校長笑稱,沒有,想介入這個行業,除非他們也從頭學習如何從事喪葬,否則大家一聽有黑道介入葬儀社,就不會去利用,自然就無法生存了。

【2009/03/06 聯合報】

台灣黑鮪養殖 加油!

  • 2009-05-25 中國時報 【杜宇】

     日前國外媒體有關養殖黑鮪魚異軍突起報導,讓國內擔憂黑鮪可能滅絕的環保人士與喜食黑鮪的老饕,暫時鬆口氣。由於黑鮪屬上等生魚片材料,深受老饕喜愛,其價格遠高於其他鮪類。在高經濟利潤的誘因下,全球陷入鮪魚捕撈熱潮,許多國家更透過擴增船隊、採用先進的捕撈技術與設備、引進新式導航定位儀器等,來提高捕獲量,加以海洋生態環境遭到汙染及全球性氣候變遷,導致黑鮪之產卵族群生物量(SSB)持續下滑,黑鮪魚數量急速減少,黑鮪魚資源確有枯竭危機。

     儘管國際保育團體一再呼籲應停止捕捉黑鮪魚,讓他們的資源可以再生,但是在龐大經濟利益誘因下,仍充斥著非法、不受規範的船隊,他們根本無視於漁獲配額規定、季節、體型限制,以及任何可能威脅他們捕魚的規範與法規。在需求增加但供給減少的情況下,造成價格上漲,讓鮪魚捕撈更加劇烈,惡性循環的結果,使得黑鮪魚漁業失控狀況仍在持續惡化當中。為舒緩黑鮪魚的生態危機,除了從加強漁業管理外,透過發展人工繁養殖技術,來有效替代消費者對野生黑鮪魚的需求,被認為是一項可行的方案。

     目前全球養殖黑鮪魚多採取從海中捕撈幼魚,再運到沿岸進行人工圈養方式。初期由於消費者對養殖鮪魚在肉質、肥滿度、口感等評價較野生黑鮪差,接受度較低,價格差距達數倍之多。但是近年來因天然捕撈數量減少,價格相對提高,加以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尤其透過飼料、養殖技術改進,養殖黑鮪肉質已獲得相當大的改善,加以價錢實惠,因此越來越受消費大眾的歡迎。隨著黑鮪養殖產業快速擴張,業者對幼魚需求量大幅增加,引來保育團體對是否會影響天然黑鮪魚族群的數量與資源再補充,甚至將疾病帶給野生的鮭魚,而導致野生鮭魚族群減少的質疑。這些疑慮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可以透過人工繁殖技術,來供應商業養殖所需的魚苗並事先做好管理規畫,讓黑鮪養殖以負責任及可持續的方式發展,來加以防範。

     國內雖然在高經濟海水魚(如石斑、海鱺等)繁養殖技術上領先群群倫,但是在黑鮪魚繁養殖技術研發上則明顯落於日本、澳州等國家之後。日本近畿大學水產研究所不僅早在二○○二年,即率先達成全球首例之黑鮪完全養殖,二○○七年,更將該所人工孵化之黑鮪稚魚賣給日本國內養殖業者。雖然現階段種苗產質及產量尚不穩定,但在研究機構與業界充分配合下,可預見不久的將來,鮪魚將可以達到商業化完全人工繁殖規模。

     反觀這些年來台灣水產試驗研究機構,雖然也投入鮪魚繁殖研發,但是力度明顯不足,也始終未能交出漂亮的成績單,讓國內業者感到失望。該水產試驗研究機構主要問題在於,自從政府在十年前規畫要將國內農業試驗研究機構,改制為行政法人,將逐步提高自籌管款比率後,即自行調整研究方向,並將人力與經費優先投注在低進入障礙,且短期內可以申請專利或技轉的項目(重量不重質),反忽略了漁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政策方向一旦走錯,要想導正談何容易,尤其領導者缺乏國際視野,更讓台灣漁業逐漸從全球前段班後退,黑鮪、鰻魚等人工繁殖技術的不如人就是一大警訊!

     如今行政院又再度宣布要推動石斑與水產種苗產業並計畫成立一個「農業技術研究院」,希望能考慮將黑鮪研發列入重點項目,並檢討水產試驗研究機構未來走向,不要重蹈覆轍,畢竟台灣已沒有多少優勢,可以這樣被消虛耗掉。(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透視鏡》少子缺孫的9034現象

這幾年台灣少子化的問題屢被提起,但在「至少還生一胎」的錯覺,以及經濟長期低迷下,相較於高齡化的照護壓力,少子化始終予人「重要但不緊急」的印象。但若聚焦在目前的學齡兒童身上,且用兩個世代的角度來推估,所出現的「9034現象」,便顯得怵目驚心。

假設下世代族群對結婚及生育的態度不變,婚生比例也維持不變,且無其他外來人口移入的前提下,我們會發現,1990年代出生的女性預估34%會沒有小孩(終身未婚或結婚不生育),45%會沒有孫子女,五成會沒有曾孫子女,這就是所謂的「9034現象」。此種少子缺孫的情況,勢必影響社會價值觀與產業發展走向,值得關注。

面對「9034現象」,首須注意世代衝突的因子。在「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下,身為家長的四、五、六年級,難免期盼兒女能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保障。

但觀察目前多與父母同住的八年級世代,接受父母金援,甚至在父母寵溺下變成不升學、不就業、也不進修「尼特族」的人日增;或是因為晚婚或不婚,雖有固定工作,卻因景氣差而與父母同住,且收入大都花在自己身上,很少貼補家用的「單身寄生蟲」。身為家長的四、五、六年級,恐怕需抱持「養老需防兒」的心態,否則可能死無葬身之地。

八年級世代多是家裡的獨生子女,沒有經歷過以往大家庭生活規範的洗禮,沒有兄姊可以當榜樣學習,遇到事情也沒有人商量,更沒有家庭成員可以相互打氣,人際關係往往是疏離的。

高科技也讓八年級生可以過繭居生活,透過無遠弗界的網路平台,投入虛擬世界,讓他們對於不婚不生所延伸的問題,變得毫不在乎。

家庭價值觀改變,加上未來極可能沒有子孫,會促使新世代改變消費行為,包括持有即時行樂的消費心態、規劃高額的保險年金、拋售父母親給的傳家之寶(如珠寶、骨董)、降低耐久財(如住宅)購買。至於對於父母的供養,因為沒有手足可共同分攤,造成負擔沉重,自顧不暇者恐有棄老、虐老等行為;手頭寬裕者則傾向以金錢解決侍親問題。

在沒有子嗣繼承(家庭功能喪失),且國家社會福利與醫療保險制度(國家功能)也面臨極大壓力時,八年級生又將如何調適自己的晚年生涯?

面對少子高齡時代的來臨,廠商唯有積極開發創新產品,往更精緻、更高利潤的方向發展,才能有生存的空間。另外,要開發協助少子世代侍奉高齡者的各項安養照護產品,唯有具少子高齡意識的研發人員,才能體察高齡者的需求,發展「以人為本、尊重個體」的通用化設計,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

(作者是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2009/03/26 經濟日報】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澳洲統計 每4位留學生創造1工作機會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澳洲一項統計指出,教育服務業3年造就12萬多個工作機會,平均每4位留學生創造1個工作機會。

教育部電子報最近報導,根據4月1日公布的Access Economics報告,綜合分析國際學生對澳洲經濟貢獻,澳洲教育產業出口值在近3年成長42%,造就12萬6000個工作機會,貢獻國民生產毛額的1%。

這項出口業對經濟影響,除學生直接就學支出12億澳幣,還有附加價值的學生與家庭消費支出141億澳幣,教育服務業因此成為澳洲僅次於煤、鐵的第3大出口業,甚至超過旅遊、服務等。

報告也指出,每位國際學生每花費澳幣1元,即貢獻附加的澳幣1.91 元至澳洲的經濟。

國際學生業務估計貢獻超過12萬6000名等同全職的工作,3萬3482名在教育機構,8萬8649名在其他類機構。

澳洲私立教育及訓練協會會長Andrew Smith表示,今年度私立高中、學院的註冊率在不景氣中仍然穩定,有些甚至成長,私立學校註冊率在2006到2007年增加92.6%,教育出口產業重要性被確認,成為抵抗全球性不景氣,繼續蓬勃發展的產業。

也就是,每4位來澳洲的國際學生,可創造1個澳洲的就業機會,因此國際學生數如降低5%,會造成6300名澳洲人失去工作,整體出口值損失超過澳幣6億元。

IDP教育公司總裁Tony Pollock表示,國際教育是一項高附加價值、創造澳洲就業機會的知識產業,澳洲在這項產業表現很好。澳洲技術及進修教育執行長Martin Riordan認為,技職體系學生目前幾乎占國際學生總數的一半,政府海外行銷教育產業計畫有成效。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養不起小孩 美國男性結紮暴增

金融海嘯與經濟不景氣,對你我生活形態產生的衝擊無所不在。繼海邊廢棄遊艇暴增、自己代表自己打官司後,另一新的社會現象是美國男性害怕養不起小孩,動結紮手術的比率明顯上升。

養到17歲 要花26萬美元

據美國泌尿學期刊2006年的最近一次統計,全美每年約有52.7萬人接受男性結紮手術。最近三年雖然缺乏全國性的統計數字,但從各種資料來看,金融海嘯後男性結紮比率直線上升,與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生育率驟降的趨勢遙相呼應。

由於經濟前景令人憂心忡忡,大多數人普遍認為此刻生小孩須再三考慮。據統計,2006年出生的嬰兒成長至17 歲,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平均得花費26萬美元,這還不算令人頭皮發麻的大學學費。

國際計畫生育聯盟(Planned Parenthood)南加州辦事處統計,今年前三個月,在聖地牙哥與河濱郡,要求動結紮手術的民眾比去年第一季至少增加30%。結紮數字暴增的另一個原因,是依據加州低收入戶家庭計畫方案,失業男子可以免費接受結紮手術。

在金融海嘯震央紐約市曼哈頓,紐約長老派教會醫院男性生殖科主任戈斯坦醫師表示,過去五個月內他平均每月操刀的結紮手術有九件,之前每個月平均約六件。他說:「我在這行執業已經超過30年,從沒看過病人如此暴增。我的病人很多來自金融業,對家庭增添小孩的開銷感到焦慮。」

西雅圖市結紮專業醫師威爾遜表示,過去半年內他每個月平均要動123次手術,比前一年同時期多出13%。他說:「有些病人因為失業後時間變多,就想趁機動手術;也有人害怕失業後保險不再給付結紮手術,趕快來開刀。」

失業閒閒 趁機動動手術

成立已十年的男性結紮專業網站Vasectomy.com指出,第一季的點閱率比去年同期成長17.5%,而透過該網站連結拜訪專業醫師的流量也暴增40%,顯示網友不只是想瞭解結紮手術,很多人打算採取行動。

專家同意,從實際與經濟觀點來看,男性結紮手術確實是節育的理想方式:手術只要局部麻醉,20分鐘內就可完成,花費約500至1,000美元。

【2009/04/16 經濟日報】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台灣走向高齡化 大黑洞不會變小

因為勞保年金修法問題,勞保基金去年爆發擠兌潮,基金財務出現重大危機,勞保局表示,今年3月起,勞保基金已經收支平衡,短期危機暫時紓解,但是台灣已是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逐年增加,未來請領老年給付人數仍會持續攀高,長期財務仍不樂觀。

根據統計,勞保基金去年初還有4千多億元,但是勞保年金修法前年開始討論後,很多高齡勞工擔心無法領取一次金,因此出現擠兌人潮,加上國民年金修法通過後,要求國民年金實施前,必須退勞保,才能加國保,加劇擠兌問題,去年勞保基金每月收支出現嚴重短絀,直到今年3月底為止,勞保基金規模已經縮水到1927億元,不到去年的一半。

立法院去年通過勞保年金修法後,擠兌潮減緩,今年元旦年金上路,很多勞工捨一次金,選擇按月領年金,勞保費率也提高1個百分點,勞保基金自3月起收支轉負為正,初估3月收入138億元,支出130億元,的確紓解基金財務壓力。

但勞保局表示,台灣已是高齡化社會,符合老年給付人數只會倍數增加,勞保年金改為按月領,雖然較一次給付減輕勞保財務壓力,但是改制年金只是遞延勞保財務危機,並非危機解除,未來隨著領取人數增加,且所得替代率不低,勞保支出壓力仍大,基金潛藏債務陰影還是揮之不去。

【2009/04/22 聯合晚報】

首次過半…再過5年 女比男多

再過五年,也就是一百零三年,台灣女性人口將超過半數並首度超過男性人口。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天在行政院會上詢問原因,「人口專家」政務委員薛承泰說,主要是因為台灣女性的平均壽命超過男性。

三月八日是國際婦女節,內政部昨天在院會報告「台灣十年婦女權益發展及未來願景」。內政部次長林中森指出,自一九九九年至二○○八年底,女性人口成長百分之五點八五,男性僅成長百分之二點七七。依經建會預估,民國一百零三年女性人口將占百分之五十點零四,至一百二十年,台灣女性人口更將增至百分之五十一點三。

內政部表示,自一九九三年以來,台灣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從百分之四十四點九緩升到百分之四十九點五,政府會努力讓女性勞動參與率突破百分五十。

報告指出,依據聯合國開發性別發展指數(GDI),台灣排在全球第二十二位,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的第十二位。在性別權力測度(GEM)中,台灣位居全球第二十四位,在亞洲僅次於新加坡的第十五位。

【2009/03/06 聯合報】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國情密碼》我未滿12歲兒童 較5年前少16.5%

自由時報20090413
去年國內兒童統計概況

受到「少子化」影響,去年底我國未滿12歲兒童為293.7萬人,較五年前減少16.5%,占總人口比率則是12.7%,也低於五年前的15.6%。

兒童人數減少,國民教育小班制也愈來愈明顯,去年國小平均每班學生人數27.7人、國小生師比(平均每位教師教導學生數)16.7人,分別較五年前減少2.2人及1.7人。

另外,去年國內幼稚園3,195所,較五年前減少111所,學生數18.6萬人,減少22.9%;托兒所則有4,008所,較五年前減少74所,收托人數23.8萬人,減少21.3%。(記者鄭琪芳)

國情密碼╱去年出生率創新低 人數跌破20萬

自由時報20090219
國情密碼

景氣差,愈來愈多人不敢生小孩,國內出生率創新低!根據統計,去年國內嬰兒出生人數僅19萬8,733人,首度跌破20萬人,較前年減少2.8%;去年出生率則下滑至千分之8.6,再度創下歷史新低。

去年底總人口數則是2,303.7萬人,較前年增加7.9萬人或0.3%。其中,14歲以下有390.5萬人,減少3.1%;15至64歲為1,673萬人,增加0.9%;65歲以上高齡人口則有240.2萬人,增加2.5%最多,占總人口比率也上升至10.4%,顯示國內人口持續高齡化。(記者鄭琪芳)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去年原住民人口增2.05% 為總人口增加率6倍

內政部今天公布統計,截至去年年底,原住民人口總數為49萬4107人,較96年底增加2.05%,增加率為總人口增加率的6倍。

值得注意的是,97年底原住民平均年齡為31.93歲,較總人口平均年齡的37.16歲少5.23歲;原住民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為6.1%,也遠較總人口的10.4%為低;原住民的老化指數為25.73%,不及總人口老化指數61.51%的半數,但有逐年上升的現象。

內政部統計處統計顯示,97年底戶籍登記的原住民人口數計49萬4107人;其中平地原住民23萬2762人,占47.11%,山地原住民有26萬1345人,占52.89%。

原住民的人口成長率較96年底增加2.05%,高於總人口增加率的0.34%;其增加率為總人口增加率的6倍,占總人口比例達到2.14%,且比重逐年增加。

在族別方面,以阿美族17萬7909人最多,排灣族與泰雅族分列二、三位。三族合計占原住民總數近7成。

各縣市原住民人口以花蓮縣8萬9812人最多,占花蓮總人口的18.8%,台東縣次之,屏東縣居第三;但原住民人口占該區人口比例則以台東縣的34.0%最高。

【2009/02/13 中央社】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黑色商機年5百億 送行者爆紅

  • 2009-04-05 中國時報 【陳怡慈、黃馨儀╱台北報導】

  莊重以對 ▲龍巖人本舉辦新進禮儀師培訓,新進禮儀師與各地從業人員以莊嚴的心情反覆練習告別式的流程。(黃國書攝)

     景氣不好,什麼都要省,只有在往生者身上不好意思省。算算台灣一年死亡人數約十四萬人,一人喪葬費三、四十萬,黑色商機少說五百億,吸引公民營殯葬業者搶食,從生前契約、大體SPA到請來朱銘、安藤忠雄規劃墓園,無非要讓人好好享受人生最後一次shopping。

     需求可以創造,死亡也可以感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送行者》透過虔誠專業的「洗、穿、化、殮」,讓台灣人見識到日本人對「禮體」的重視;原來,生者對往生者的愛,非僅侷限於告別式當天拚排場,光是洗大體這個步驟,就包含無限學問,可單獨商品化銷售。

     喪禮漸商品化 洗穿化殮學問大

     金寶山董事長辦公室特助馮佳莉表示,電影《送行者》讓「禮儀師」一詞近來在台爆紅。不過,《送行者》的職業其實是「禮體師」而非禮儀師,也就是專做遺體入棺前,從洗身、著裝、化�到入殮的這段工作。

     禮體作業一般約兩小時,台北市殯葬管理處副處長楊薏霖表示,各縣市殯儀館都設有化妝室提供這項服務,以北市為例,每段收費三百元,「洗、穿、化、殮」四段都做要一千兩百元,平價實惠,可以「百元《送行者》」形容;相較下,國內兩大殯葬業者龍巖與萬安,係以每小時萬元計費,做的是「萬元《送行者》」的生意。

     禮體小時計價 從三百元到一萬

     龍巖總經理劉偉龍指出,禮儀服務商品差異化,一直是該公司努力目標,以禮體淨身為例,創全台先例,在公司內設立專責部門,目前有近廿名技術人員,主要替大體做SPA,隨著民眾接受度提高,目前每三件喪禮服務,就有一件要求加做大體SPA,比重達三分之一。

     據龍巖收費標準,倘若禮儀服務也給龍巖做,一次兩小時的大體SPA,收費兩萬五,倘若喪事給別家做,只給龍巖做大體SPA,如此一次收五萬。大體SPA從向往生者行禮鞠躬、溫水擦拭、按摩到指甲彩繪、化妝,甚至訂做假髮,無一不包,旨在還原死者生前的容貌,以「只是睡著了」而非冰冷僵硬模樣入棺。

     拚硬體 安藤忠雄、朱銘造墓園

     亡者商機大,業者除了拚軟體也拚硬體。劉偉龍說,四月廿四日,龍巖要和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簽約,預計未來八到十年,要斥資逾一百億元,在台北縣三芝鄉蓋自然生態墓園。

     龍巖主打安藤忠雄牌,金寶山也有台灣知名雕刻家朱銘做後盾。金寶山老董事長曹日章廿幾年前就邀請朱銘在佔地百甲大的金寶山園區,仿敦煌石窟精神,雕刻千佛石窟,園區內也已預留一個朱銘家族專屬的大型納骨塔,由朱銘親自設計。

     馮佳莉表示,金寶山目前正在蓋第三座納骨塔,又名萬佛寺,預計一年後啟用,可放四萬多個塔位,再度由有「宗教藝術家」之稱的朱銘做造型設計,該公司不以花大錢做訴求,實際投資金額不便對外公布。

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聯合國調查:印度飢餓人口高居世界之首

  • 2009-02-27 新聞速報 【中央社】

     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印度非政府組織最新調查報告,印度有 21%的人口,超過 2億3000萬人,處於營養不足狀態,佔全球飢餓人口27%,高居世界之首。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 World Food Programme)與印度非政府組織史瓦米那尚研究基金會(M. S.Swaminathan Research Foundation),最近聯合發表「印度鄉村地區糧食不足狀況」報告指出,印度將近50%的兒童死亡率是因為營養不足所導致。

     報告說,印度5歲以下兒童有43%體重過輕,而這項數值也高居世界之首,超過全球 25%平均數值,也超過次撒哈拉非洲的28%。

     報告也指出,印度年齡在15-49歲的成人,有1/3的人,身高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 )小於18.5,也就是「體重過輕」。做為衡量人體健康的身高體重指數,一般正常健康指數是18.5-24,超過則是體重偏重。

     報告表示,糧食不足現象是指人們缺乏穩定的獲取糧食途徑,因此未能獲得足夠有營養和安全的食物,無法供應正常的身體發展和足夠體力。導致糧食不足的現象,包括當地缺乏糧食供應、缺乏購買糧食的能力以及糧食分配不均等。

     報告指出,印度2008-2009年糧食產量估計創下2億2800萬噸的紀錄,但2015年的糧食需求將超過 2億5000萬噸。

     報告說,印度通貨膨脹率雖從去年6月的12%高點,下滑到今年1月的5%以下,但同期糧價卻從5%攀升到11%以上,使得150多萬名兒童處於營養不足危機。 

     報告又說,印度超過70%的5歲以下兒童罹患貧血,其中 80%未能獲得維他命補給品。報告進一步指出,實際上在過去6年裡,印度兒童罹患貧血現象增加了6% ,有11個省份的兒童,超過80%罹患貧血。980227

「去全球化」趨勢 外勞被迫返鄉

  • 2009-03-06 中國時報 【諶悠文╱綜合報導】

     《華盛頓郵報》五日報導,景氣低迷,世界進入「去全球化」時期,一向繁忙的新加坡港口最近宛如「海上停車場」,沿著海岸停靠的一排排閒置貨輪綿延數英里。碰到這場嚴重的經濟衰退,許多外籍勞工飯碗不保,被迫大舉歸鄉。

     過去全球商品、勞務、投資及勞動力的空前流動,如今都呈逆轉之勢。最近四個月,從英國諾福克、美國長灘到南韓釜山香港,港口貨運量都下滑逾一○%。航空交通也受到不景氣衝擊,今年元月全球航空客運量減少五.六%,航空貨運更暴跌二三.二%。

     瑞士信貸集團經濟學家預測,到二○一○年底前,新加坡會有廿萬名外勞被迫出走。新加坡今年元月出口劇減三五%,這也反映亞洲其他國家困境。

     全球出口大幅衰退,從中國到東歐,大批撐不下去的工廠被迫關門。世界銀行估計,這次危機將使開發中國家的貧窮人口在今年增加逾五千三百萬人。美林證券指出,單單在上周就有十億美元資金逃離新興市場,創下去年十月以來單周最大外資撤離記錄。

     不景氣中,移民及外勞受到最嚴重衝擊。馬來西亞已採行優先雇用本勞的新政策,要把十萬名印尼勞工送回國。今年一月英國甚至爆發排外工潮,抗議煉油廠聘用外勞。

     各國紛紛減少外勞,連帶使外勞匯款回鄉的金額下滑,從拉丁美洲到中亞的經濟都受波及。吉爾吉斯高度倚賴海外勞工匯回鄉的資金發展經濟,但因為匯款銳減,去年十一月不得不向聯合國要求緊急糧食援助。

     為了對抗經濟風暴,西方國家紛紛祭出紓困方案,並號召跨國企業回國投資,創造本土就業機會。在法國,總統薩科奇提供五十億美元拯救本國汽車業,但要求只使用法國製造的零件,並把設於東歐的廠遷回法國。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二○一○會計年度預算中,則準備對企業海外收益課稅,以阻止公司赴海外發展。英國政府則要求接受紓困與國有化的銀行優先貸款給英國人。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大幅依賴美國市場的亞洲出口導向國家,在美國人改變借錢消費的習慣改變後,必須另謀生存之道:開發本土市場,進軍開發中國家,尤其要向中國尋找新客源。

     可是泰國「泰丹紡織公司」(Tel-Dan textiles)老闆阿米.札齊形容開發中國市場,有如攀登萬里長城般困難,「你無法賣消費產品給中國人,因為當地製造的已經夠便宜了。除非你能賣他們種不出來的水果、捕不到的魚,或做不出來的醫療設備,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面對國內保護本土產業的聲浪,許多國家顧不得去年十一月「廿國集團」領袖在華府簽字保證至少一年不會實施貿易保護措施,紛紛築起保護主義高牆。印尼去年十二月開始對外國製造的電子產品、食品、紡織等商品實施新的進口管制,阿根廷和巴西也都調高葡萄酒、皮革及木製家具的關稅。

少子化對策大臣以身作則 小淵優子懷第2胎

  • 2009-02-17 新聞速報 【法新社】

     主管人口和性別平等事務的日本少子化對策特任大臣小淵優子(Yuko Obuchi)以身作則,將透過生產協助改善日本低迷的生育率,成為在任上懷孕的首位日本內閣大臣。   小淵優子現年35歲。她的幕僚告訴法新社,小淵已告訴支持者,她預定今年稍後生產。   該幕僚說:「她在熱烈喝采中表示,她會盡最大努力完成大臣與分娩的任務。」   小淵已育有一名17個月大兒子,但第二胎將是她自去年9月入閣以來首度生產。   小淵的幕僚長表示,如果小淵依預產期於9月底生產,將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在任上生產大臣。

     日本生育率不斷下滑,原因是許多民眾愈來愈晚成家,視孩子為生活或職業生涯上負擔。

     日本政府預測,除非能說服民眾生育更多小孩,該國人口在2100年前,將會減半到6000萬人,有造成人口危機之虞,因為更少勞動人口要支撐更多退休人口。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河村建夫(Takeo Kawamura)說,日本政府樂見小淵優子懷孕,將考慮給予產假。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飛利浦改造 兩趨勢

荷蘭工業巨人飛利浦電子公司深信:老年人愈來愈多,環保問題愈來愈受重視。這兩大趨勢也成為該公司進行重建與改造工程的指導原則。

老人多 聚焦醫療照護

一般人對飛利浦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這是一家生產Magnavox 電視機、Norelco刮鬍刀和飛利浦白熱燈泡的公司,但飛利浦積極想擺脫舊有形象,轉型為醫療設備與發光二極體(LED)燈泡的科技大廠。飛利浦執行長柯慈雷說:「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如今我們也把焦點集中在醫療照護市場。」財務長西維格納解釋說:「全球老化和慢性病增加,將帶動我們的業務。」

飛利浦要走出過往、迎向未來,賣掉「賠錢貨」不失為一好方法。2008 年4月,該公司宣布將美國和加拿大電視業務讓售給日本船井電機公司,在澳洲和紐西蘭的電視銷售也已結束。此外,飛利浦2009年元旦起就要退出美國DVD、藍光(Blu-ray)和家庭劇院環繞音響市場。

雖然飛利浦將繼續在部分市場銷售電視,MP3、刮鬍刀、牙刷、嬰幼兒用品以及家電等產品,但消費電子產品占公司總營收的比率,這兩年已從50%縮減至不到43%。這七年來,飛利浦年度總銷售萎縮30%至268億歐元。執行長柯慈雷希望公司能回到2000年時的規模,五年內讓營收增至300億歐元。

為達到這個目標,飛利浦除積極出售不賺錢的部門外,也一直進行併購。這幾年相繼收購16家公司,其中11家是美國企業,部分即是醫療和照明相關業者。例如,飛利浦2005年購併全美最大老人緊急救護系統業者Lifeline公司,這家公司主要業務是針對銀髮族提供遠距照護服務;2008年3月又以36億歐元收購醫療設備製造商Respironics公司。

該部門專攻醫療影像,在先進的電腦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攝影(MRI)、和X光機市場上,已能和奇異(GE)與西門子等分庭抗禮。在超音波和其他懷孕監護設備市場上,全球市占率已達40%,美國市場則已掌握50%。

環保風 收購LED照明

飛利浦也大舉收購照明燈具業者,以表明對此產業前景的信心。該公司2007年6月間以7.14億美元併購美國照明系統業者Color Kinetics,2008年元月再以27億美元買下北美照明燈具業者Genlyte集團,進一步鞏固其於下一代燈具市場的領導地位。

飛利浦尤其看好LED燈的前景,投入大筆研發經費。LED的耗電量僅為傳統燈泡的十分之一,壽命是傳統燈泡的20倍。在當前環保意識抬頭的情況下,行情看漲。

【2009/02/12 經濟日報】

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

南縣97年新生兒數新低 首度少於死亡人數

  • 2009-01-08 【中央社】

     台南縣戶政單位統計,民國97年全縣新生兒8577人,創下新低,死亡人數8646人,這是人口統計以來年度人口自然增減率首度出現減少,結婚率也創新低,每千人僅5.18對結婚。

     台南縣戶政單位官員表示,民國96年台南縣新生兒8978人,比死亡人數8471人多507人,97年不僅新生兒數量創新低,也首度出現比死亡人數還少的情況;台南縣人口結構老化也很明顯,65歲以上人口數量在97年12月底達14萬880人,占總人口數的12.75%。

     台南縣長蘇煥智表示,希望以鼓勵青年人口回流農村,以及透過近年來新開發工業區中創造的工作機會,慢慢改善人口結構失衡的問題。980108

2009年1月27日 星期二

死亡與減少人數創新高 日人口減少中

日本厚生勞動省發表的統計資料估計,2008年日本死亡的人口比出生人口多出5萬1000人,死亡的人口和減少的人口都創下戰後最高紀錄,顯示日本已步入人口減少的社會。

厚勞省根據2008年前10個月的資料估計:全年的出生人口為109 萬2000人,比前一年增加2000人,是近兩年來首次增加;死亡人口則為114 萬3000人,增加3 萬5000人,是連續八年增加,並創下1947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人口減少5萬1000人也創下最高的紀錄。

厚勞省指出,由於日本人口加速高齡化,今後人口減少的幅度預料將會擴大,日本可望真正步入人口減少的社會。

日本人口在2005年首次減少2 萬1266人;2006年轉為增加8224人;2007年則減少1 萬8516人;2008年預估減少逾5 萬人,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第三度的人口自然減少。

統計還估計:2008年日本結婚件數達73萬1000件,比前一年增加1萬1000件,是近兩年來首次增加;離婚件數則為25萬1000件,減少4000件,是近六年來連續減少。

【2009/01/01 中央社】

化學汙染損生殖力 雄性成弱勢

最新研究證實,各種化學汙染正讓包括人類的雄性動物雌性化,損害雄性生殖器官和生殖力,雄性已成為演化弱勢族群,岌岌可危,勢必對人類和野生動植物帶來難以估量的後果。

英國獨立報報導,根據一項彙整全球250多項研究、歷來最周延的報告,許多常見化學物質正讓所有雄性脊椎動物雌性化,從魚類到哺乳動物都在劫難逃,當然也包括人類。

英國環保組織CHEM Trust8日出版的報告指出,這種雄性動物雌性化現象遍及全球,在北極熊、南非平原大羚羊、深海鯨魚到翱翔天際的老鷹身上都看得到。

支持這項結論的部分頂尖科學家說,這是對人類「揮舞紅旗」的警訊,顯示演化正受到干擾。這份報告出爐的時機敏感,因為英國將於10日帶頭反對歐盟草擬中的殺蟲劑管制新規範。許多殺蟲劑已證實有「性別扭轉」效應。

美國最新研究已顯示,孕婦廣泛接觸化學物質,生下的男嬰陰莖較小,生殖器官也會女性化。

加拿大、俄國和義大利受環境荷爾蒙嚴重汙染地區,女嬰出生率已高達男嬰兩倍。

近年來,野生動植物和人類接觸到的新化學物質超過10萬種,歐盟執行委員會坦承,這些物質有99%都未適當規範,85%甚至缺乏合適的安全資訊。

許多這類物質會干擾荷爾蒙,已證實是「內分泌干擾物質」(endocrine disrupter,簡稱ED)或「性別扭轉物質」(gender-benders),包括用於食品包裝、化妝品和嬰兒爽身粉的鄰苯二甲酸鹽類(phthalates)。家具和電器的防燃劑、已禁用但仍廣泛存在於食品和環境的多氯聯苯(PCBs),許多殺蟲劑亦然。

CHEM Trust報告指出,所有脊椎動物都有類似的性荷爾蒙受體,是演化中保存下來的,觀察一種脊椎動物或許就能強調汙染對其他特定脊椎動物的嚴重性,包括人類。

生活在汙染水中的魚類所受影響尤深,是最先出現性別扭轉的物種之一。英國低地河川已有半數雄性魚類被發現睪丸裡出現卵子,日本的淡水魚和北海、地中海的海魚也有類似情形,禍首之一是由汙水系統排放的避孕藥中的女性荷爾蒙。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今年發現當地雄性海蟾蜍(cane toad)有四成變得雌雄同體。阿拉斯加Sitka黑尾鹿有三分之二出現隱睪症。南非大羚羊受化學物質影響,睪丸受損。連野生北極熊都出現雌雄同體的異常現象。

專精ED的英國艾克希特大學泰勒教授指出,雄性野生動物生殖能力受損,將使基因庫變小,後代的抗病能力降低,不利生存。

佛羅里達大學吉列特教授則說,野生動物出現這種問題,人類也可能面臨類似狀況,令人擔憂。

【2008/12/09 聯合報】

印度2050年 人口全球第一

聯合國說,印度將在2050年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路透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12日公布「2008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指出,如以印度2005到2010年人口平均增加率1.5%計算,估計到2050年時印度人口將達16億5800萬人,超過中國同年的14億800萬人,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這篇報告說,人口指標顯示,印度2008年人口估計為11億8620萬人,中國為13億3630萬人。

報告顯示,印度2008年總生育率是2.78%,中國是1.73%,而中國2005-2010年的人口平均增加率僅0.6%,尚不到印度人口增加率的一半。

聯合國人口司在去年7月間公布「世界人口展望:2006修訂」報告中,曾預測印度在2025年即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從1996年起,每年都會發表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旨在著重全球世界城市人口爆炸的問題,今年主題在呼籲提升婦女權利,並採取措施消除兩性不平等現象。

在南亞地區其他國家人口增長方面,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最新報告,阿富汗2005-2010年的人口平均增加率為3.9%,2008年人口估計為2800萬人,2050年時將增為7900萬人,增加將近三倍。

同期的巴基斯坦人口,也將從目前的1億6700萬人,增加到2億9200萬人。

孟加拉人口也將從目前的1億6100萬人,增加到2億5400萬人。

報告顯示,南亞地區人口成長率唯一趨緩的國家是斯里蘭卡,將從目前的1940萬人,減少到1870萬人。

【2008/11/13 聯合晚報】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東協筆記:人口失控 菲社會問題

  • 2009-01-17 中國時報 【梁東屏】
 ▲菲律賓不少夫婦甚至生了7至10人,總人口已達9千萬人,年成長率高達2.4%居亞洲之冠,但當局仍不敢正視人口失控現象。(歐新社)

     毛澤東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人多好辦事」,證諸中國這二十多年來的發展,好像真有其道理。新加坡這些年也深深感覺其人口不足,有礙發展,因此也採取措施鼓勵生育。

     不過,這個硬道理好像也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譬如說菲律賓人口近年來就已經出現失控現象,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紛紛提出呼籲,要求菲國政府採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長,否則的話,過多人口將對菲國食品、能源、住房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不過由於菲律賓是區域內唯一的天主教國家,影響力巨大的教會一直反對推行人工避孕的措施,更別提墮胎,政治人物包括總統艾若育在內,都因為怕得罪教會而不敢支援甚至取消控制人口法案,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市就是最好的例子。

     馬尼拉前任市長阿天札本身就是崇尚生命的鼓吹者,他在二○○○年時頒布行政命令,變相禁止市府機構推動人工避孕措施及分發避孕用品。影響所及,重要的家庭計畫服務包括免費發送避孕套等,一夕之間從市府各服務中心消失殆盡,市府相關人員甚至貫徹到拒絕為市民提供基本家庭計畫資訊的地步。

     根據對於菲律賓家庭計畫所作的研究,大約百分之七十的菲律賓人仰賴公家機構提供家庭計畫服務,包括婦女結紮、口服及避孕針劑,及子宮內環等等。

     但是在前述的「禁令」下,特別是貧苦市民再也無法獲得這些服務,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子女眾多,超出扶養的能力,進一步導致整體健康生活品質下降。

     研究顯示,一般的菲律賓家庭希望有四個孩子,但貧困的夫婦卻平均生了六個,很多家庭甚至有八至十個孩子,導致父母必須日夜拚命工作,以求養家活口。

     很多婦女因而對夫妻性生活產生排斥,結果又轉而變成性暴力的受害者,造成更多社會問題。

     菲國社會福利部長卡巴拉指出,菲律賓目前人口已達九千萬人,年增長率為百分之二點零四,是亞洲國家中增長最快者,也超過了菲國所訂定百分之一點九的目標,卡巴拉因而呼籲政府通過拖延已久的生育保健法。

     根據法令,政府必須撥款資助計畫生育政策,教導中、小學生和打算結婚者不同的避孕方法,政府醫院也將為人們提供避孕藥及進行避孕手術。

     只不過菲國總統艾若育本身即為天主教徒,也表示過反對人工避孕,因此一直拖拖拉拉,不願落實該法案。事實上,鑑於教會的壓力,菲律賓的國會議員也不敢支持該法案。

     現在,馬尼拉已於二○○七年選出華裔新市長佛瑞德.林。可是他也只是允許非政府組織以及私人團體舉行家庭計畫宣導,發送免費避孕用品,不敢正式撤銷前任的行政命令。

     看起來,菲律賓要解決人口問題,還會有很長的路要走。

請帶動環保自然葬風氣

  • 2008-12-31 中國時報 【黃有志】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遺體,於卅日舉行移柩暫厝儀式。待「長永紀念福園」完工後,王永慶將在此墓地長眠。筆者建議王家慎思,未來園區完成後,若能將王老先生的遺體採取「環保自然葬」,如此不僅符合王老先生長期以來對台灣環保問題的關注,也將帶動國內的環保自然葬風氣。

     由於國內多採傳統民間喪葬方式,造成土地資源不足、破壞景觀、能源耗損、環境衛生等問題。為解決殯葬所帶來諸多問題,自七○年代開始,政府大力推廣火化入塔,直至九○年代火化觀念已普遍為國人所接受,不過這種火化入塔的殯葬方式終究是治標而不治本,因靈骨塔一般「只進不出」,讓空間無法有效運用,形成許多「死塔」。同時也造成不肖商人炒作塔位的社會問題。

     內政部表示:全國每年平均死亡人數約十三萬五千多人,往生者的平均火化率為八五.六四%,但每年採納骨塔放置者約十萬人,除非台灣爆發戰爭或發生大災難、大規模因傳染疾病而死亡,不然以現在未使用的五八○萬個納骨塔計算,國人既使用二十年也用不完。

     隨著台灣高齡人口呈現逐漸上升趨勢,死亡人數每年約成長一.六八%,估計二○二○年死亡人數將從現在的十二萬增加到二十萬人左右。因此當前火化後入塔的葬法政策,應改為「環保自然葬」,以處理日益增加的遺體。至於土葬部分,民政司表示,台灣目前有三一六一個舊墓區,將近一千多公頃,大部分雜亂無章,對生態帶來相當破壞。

     所謂「環保自然葬法」,一般是將往生者的骨灰經過特殊處理後,放置在可分解的容器中埋在樹木的根部。另外在園內還有專供灑葬的花園,骨灰只要經過特殊處理,可以灑在花叢中自然分解,不會造成任何汙染問題。其他還包括:樹葬、灑葬及海葬等,因為很自然又環保,所以又稱「環保自然葬」,這種新式葬法在外國已施行多年。

     「環保自然葬」講求溫馨,力求藝術氣息,完全不同於國內墓園的荒涼蕭瑟景象。一般建設成美麗幽靜的景觀花園,園內廣植花草綠化,使阡陌相接,井然有序,讓人們有明亮舒爽之感。園中並設計有休閒步道,兩旁則栽植較高齡的樹種,使人漫步其間,有離塵脫俗之感。更重要的是,園區朝向永續經營發展,使其成為適合民眾生態旅遊與休閒遊憩的公園,如此不僅讓國內墓園精緻化,而且也發揚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

     因此建議王永慶老先生的家屬,若能擺脫傳統「民俗風水」的傳統觀念,而改以「環境風水」的新觀念,採取「環保自然葬」的樹葬處理後事,則不僅「經營之神」為人所傳頌,更可能成為國人尊崇景仰的台灣「環保葬之父」。

     (作者為高雄師大通識中心主任)

觀念平台─為熟番平埔族平反

  • 2008-12-31 中國時報 【施正鋒】

     荷蘭傳教士Daniel Graviusy在一六六一年,以新港文書翻譯了一本馬太福音。經過三百五十多年,一位來自菲律賓的女婿Edgar L. Macapili,靠著神學的基礎,以及閱讀古荷蘭文的能力,加上南島語言的相似性,有如電影《侏儸紀公園》般神奇,竟然能編纂出版一本《西拉雅詞彙初探》。

     讚嘆之餘,我們看到這群祭拜太祖(阿立祖)的族人,卻又不得不為他們尷尬的身分感到歷史的不公,因為,戰後以來,中華民國政府認為他們過度漢化,拒絕承認他們的原住民身分。

     在清治時期,滿洲政府根據漢化的程度,將台灣的「土著」分為生番以及熟番。在「非漢即番」,以及「漢等於人」的公式下,熟番被迫接受統治者的循循善誘,選擇努力「做人」(當人),卻必須掩飾自己的集體認同,勢必有萬般地無奈。

     在日治時代,殖民者採取比較文雅的修飾,將他們改稱高砂族,以及平埔族,聽來有幾分東方主義般的異國情調。不過,漢化的壓力並未減少,甚至於在一九三○年代之後,由於總督府禁止漢人仕女綁腳,碩果僅存的平埔族終於失去唯一可資區隔的文化特徵。

     儘管有皇民化的威脅利誘,日本政府至少在戶籍的種族一欄,註記了「熟」或是「平」。然而,國民政府為了行政上的方便,只承認高山族或是山地同胞,眼中完全沒有熟番或是平埔族的存在,因此,在一系列的行政命令中,讓原本馳騁嘉南平原的獵鹿民族一夕消失無蹤。

     原住民族在一九九四年六月廿三日舉行「爭取『正名權、土地權、自治權』入憲大遊行」,平埔族人幡然現身,一起獲邀晉見前總統李登輝。當時的總統府祕書長蔣彥士還大惑不解地問道,為甚麼從來沒有聽過平埔族這個名詞?從此,平埔族向政府要求恢復原住民身分的呼聲不斷。

     自來,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對於平埔族兄弟的訴求,大體上是抱著樂觀其成的態度;而地方政府也樂於配合舉辦嘉年華會式的活動,希望透過異國情調般的夜祭,來帶動社區的活化。最具有歷史意義的是,台南縣政府在前年成立「西拉雅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然而,在國民黨贏回中央政權以後,一切都改觀了。原本政府答應成立的平埔原住民族事務推動小組,以及相關的計畫與預算,完全被束諸高閣。

     現有資源的排擠,或許是原民會一些技術官僚的擔憂。然而,根據台南縣政府的地毯式調查,目前縣民具有平埔註記者,有三百二十五人,加上其直系血親,也不過五千四百多人,就預算的增加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

     如果還有一點疙瘩,應該是過去以夷制夷的歷史記憶。不過,我們在追求閩客或是省籍和解之際,甚至於高談與中國的和平,政府若堅持將同為南島民族的平埔族拒於千里之外,總是覺得時光竟然是在倒退的,令人遺憾不已。

東京風向球─派遣制度苦果來了

  • 2008-12-27 中國時報 【黃菁菁】

     被日本大企業裁員的員工站在冷颼颼的街頭發傳單,是近來日本新聞節目中常可看到的畫面,不管是年輕力壯或是頭髮灰白人人面色凝重,不禁讓人感嘆,講究年功序列、終身雇用制的日本為何走到這步田地。

     過去日本企業員工頗讓人羨慕,每年夏季、冬季的獎金不會少,退職金、退休金、健康檢查、員工旅遊等福利也不差,只要不出狀況即使排隊等都會等到加薪、升等的機會,只要選對企業工作就等於保障了一生。

     受到日本泡沫經濟崩潰、歐美式成果主義人事制度、企業日漸重視股東獲利等影響,日本企業開始以裁員作為度過經營難關的手段。過去日本企業一直到無能為力時才會宣告裁員,後來發現裁員可以迅速平衡損益,且裁減派遣員工較裁正式職員容易,在嘗到甜頭後裁員更不手軟,隨時要派遣員工走路。

     在這波全球金融風暴中,許多日本企業明明還有盈餘和獲利,卻先以裁員的手段來保全企業本身,因而引發不少爭議,與員工共存亡的日本企業倫理似乎已經蕩然無存。

     當企業主毫無顧慮地,把員工當成像物料成本般地裁減時,誰也不敢保證這波裁員風何時才能停歇,連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出面呼籲企業抑止裁員風,企業都不買帳。

     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的調查指出,今年十月到明年三月失業的非正式職員約有八萬五千人,其中派遣員工占了七成,達五萬七千三百人。

     每個被裁的員工背後都有需扶養的家庭,派遣業不景氣之下,想再就業也難上加難,許多人失業而不敢面對現實,寧可在街頭漫無目的地晃著,回過神來就成了有家歸不得的街友,難怪日本各地街頭有越來越多的流浪漢。

     日本會走上這一步,除企業轉變經營理念應該接受檢討之外,政治家也要負很大的責任。日本於一九八六年通過勞動派遣法,企業可透過派遣業者介紹短期契約,以時薪或月薪計酬,無需負責太多福利的派遣員工,現代年輕人喜歡追求自由,不願被單一企業綁死,也加速了派遣業的發展。

     剛開始派遣僅限於翻譯、秘書等專業業種,後來應企業界的需求漸擴大到各行各業,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提倡開放勞動規制,○四年起也允許製造業採用派遣勞工,於是有大批派遣員工開始活躍在生產線上。

     對企業而言,派遣的工作量不亞於正式職員,不用負擔勞保費,還可節省人事成本,何樂而不為。對派遣員工而言,雇用條件由企業和派遣業者決定,薪資所得要讓派遣業者抽成,難晉升為正式職員,沒有退休、失業的保障,失業的一個月內即需搬離公司宿舍等,是何等的無奈。

     受到不景氣的衝擊,這些就業市場上的弱者,馬上成為企業生存競爭下的砲灰,更暴露出派遣業不合理的工作條件和企業冷酷無情的面貌。

     根據厚生勞動省○六年的統計,日本的派遣員工超過廿四萬人,數以萬計的失業人口流出,勢必對消費景氣造成不良影響,也會形成經濟上的惡性循環,最後受苦的恐怕不只是失業者,而這個政治災難將如何終結,至今仍然無解。更讓一般人感到恐懼的是,繼派遣員工大批犧牲之後,接下來恐怕連正式職員也無法倖免。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人的問題 不能消失於大三通之中

  • 2008-12-21 中國時報 【鄭力軒】

     筆者日前參加一場研討會,在會場上一個與會學者提出了一個嚴肅問題:由於任何在台灣進行的抽樣調查對象都是調查時居住在台灣的居民,這樣的抽樣對象無可避免地排除了長駐中國的台灣人。當在調查中被排除的人口增加到一定比例之時,根據這些調查所做的研究結果勢必產生一定的誤差。由於台灣有如此龐大的青壯年人口在中國,那麼在台灣所調查的資料有多大程度可以反應台灣的實況?

     龐大西進人口對學術界的影響大概僅止於增加研究的困難度而已。然而,在一般台灣民眾,特別是青壯年就業人口的生活經驗中,中國因素早已從抽象遙遠的政治議題逐漸轉變為影響社會生活的核心因素。在日常的巷議街談中,流傳著週遭親友一個又一個在中國發跡或是垮台的故事;一個又一個家庭面對是否接受外派、以及外派後否舉家遷移的難題;接受外派的,在工作一段落之後,面臨返回台灣還是繼續留在當地的抉擇,而這些抉擇又繼續牽動著無數家庭,包括生育、子女教養、老人照護的困難選擇。

     不接受外派或廠商直接搬走無法外派的,面臨的如果不是失業,往往也是所得水準大幅下降;更糟的是,吸納這些勞動力的國內服務業部門又因為人口的西進而停滯甚至萎縮。兩岸經濟互動當然為很多人帶來新的機會,但也帶來很多人社會生活的斷裂。然而這些議題幾乎在兩岸政策的辯論中缺席,而只成為台灣民眾的個人問題;作為西進主力之一的台幹,在目前的法令下也是孤立無援,在不願意外派時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障,接受外派之後往往必須自行面對西進過程中家庭與其他層面社會生活的困境。

     陳雲林來台所引發的衝突顯現出台灣政壇以及社會在中國議題上的嚴重裂痕;這個裂痕固然主要來自台灣常年的統獨爭議,也有一部分來自台灣民眾在兩岸經濟互動中不同的經驗。作為一個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台灣自然無法自外於全球經濟;然而台灣社會究竟會因與全球經濟的連結而形成嚴重的內部分裂,或是可以型塑內部團結面對全球的波動,取決於台灣的公民社會與政治體系能否嚴肅地面對整合後的全球經濟各項議題。

     令人憂心的是,過去十多年儘管兩岸問題始終是台灣政治對立的焦點,兩岸政策大抵上被化約的主權議題與經濟機會所取捨,而具體在兩岸間流動的人,他們所面臨的社會生活困境,幾乎不在政治過程中被觸及。更糟糕的是,由於問題被簡化為主權與經濟之爭,台灣社會連面對這些社會問題所需的基礎都付之闕如。

     舉例而言,光有多少台灣人,在中國以什麼樣的型態長駐,這個最基本問題就找不到精確的回答。目前流行百萬台商台幹的說法,所依據的不外乎媒體或在地台商的直覺,完全缺乏可靠的根據。其中有多少是真正定居在對岸,有多少是固定輪調,有多少僅視需要派駐,目前也缺乏完整的資訊。如果連最基本的資訊都無法得知,就更不用談到台商台幹家庭狀況以及台商台幹西進跟台灣社會近年面臨的基本問題。

     這次大三通的決策過程中再度顯現這個常年的結構性問題。毫無疑問地,大三通對來往兩岸的人而言確實提供了更便利的交通,更低的運輸成本。然而,兩岸更進一步的經濟整合究竟對台灣社會有什麼影響,在政策過程中幾乎完全不被討論,彷彿只要台北到上海的時間縮短,一切就會自然解決。可預期的,台灣與中國經濟持續地整合,很可能在台灣內部產生更嚴重的分歧,衝擊到台灣的長期發展。如何將台灣民眾在兩岸經濟整合過程中所感受到的困局,從目前的個人的問題轉化成公共議題,將決定台灣能否走出困局,這也是台灣公民社會無可迴避的任務。

     (作者為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大學生落戶限制 大陸將取消

中國大陸正值應屆高校畢業生的求職旺季,為使畢業生順利就業,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7)日宣布七大搶救失業措施。包括四個直轄市以外的次級城市,取消大學生落戶限制;企業聘用失業畢業生,可享有就業扶持政策。

溫家寶昨天主持國務院委員會議指出,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勢,必須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會議研究確定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七項措施。

首先,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要大力開發基層管理和服務崗位,對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工作的畢業生,給予薪酬或生活補貼。

其次,鼓勵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對企業招用非本地戶籍普通高校專科以上畢業生,直轄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戶限制。企業吸納登記失業的大學生,可享有扶持政策。

據瞭解,原本大陸生入職落戶有很多限制,例如某工作限制需本科以上學歷,新政策落實後,大學生在四個直轄市以外的城市落戶,就不用再受限制了。

此外,鼓勵企業和科研項目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強化畢業生就業服務;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難畢業生援助制度。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出,去年下半年失業人口暴增3,269萬人,2009年上半年城鎮人口失業率將上看11%。專家認為,失業人口與嚴重性比官方所估計的還嚴重,明年失業率可能上看14%。

大陸各地的失業人口正在快速攀升,尤其是去年第四季最嚴重。

【2009/01/08 經濟日報】

土地流轉新制 廣東試點執行

針對曾在十七大三中全會喧騰一時的「土地流轉制」,近日廣東將出台「關於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規模經營發展的意見」。

其中指出,對自願放棄承包土地的農民,將給予補償、補助,這些農民如遷入城鎮定居,將享受與遷入地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社會保障。

廣東省農業廳將鼓勵更多的農民「洗腳上田」,進入城鎮轉變身分。但與現代農業發展相比,廣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還存在著流轉形式單一、流轉進度慢、流轉行為不夠規範和土地荒廢較明顯等問題。

為此,廣東已在高要市的南村、清遠市清新縣的三坑鎮,進行試點執行,鼓勵農民,特別是外出務工農民,在自願的基礎上將承包土地的剩餘承包期一次性流轉出去。

土地流轉受讓方經原承包方同意後,可以對以轉包、出租方式取得的土地再流轉;以轉讓、互換方式取得的土地,可以直接再流轉。

同時,「流轉新政」還將建立合理的承包經營權退出機制。鼓勵更多的農民進入城鎮轉變身份,鼓勵長期外出遷入城鎮,並有穩定職業和固定住所的農民,自願放棄承包土地,並予以補償、補助。

自願放棄承包地並遷入城鎮定居的農民們,可以享受與遷入地的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社會保障。

【2008/12/25 聯合報】

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日高齡罪犯20年增5倍 外國人犯罪中國居首

日本政府今天發表二零零八年版犯罪白皮書指出,去年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遭到檢舉的「一般刑事犯(不包括交通過失致死傷罪等)」總數逾四萬八千人,是一九八八年的大約五倍。另外,外國人在日本的犯罪仍以中國籍人士高居首位。

這份以高齡犯罪為焦點的年度報告指出,去年由於一般刑事犯案而遭到檢舉的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達四萬八千六百零五人,比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四,創下一九八六年開始這項統計以來的新高紀錄,是一九八八年九千八百八十八人的將近五倍。二十年來日本高齡人口增加率只兩倍,相比之下,高齡犯罪的急增可見一斑。

統計指出,日本去年一般刑事犯檢舉總數達三十六萬六千零二人,其中,六十五歲以上占百分之十三,男性有三萬三千兩百五十五人,女性一萬五千三百五十人。二十年前,高齡者只占一般刑事犯檢舉者的百分之二,二十年來被檢舉者由每十萬人平均的七十二人增至一百七十七人。 

白皮書的統計指出,去年包括交通案件等在內的全部刑事犯案件共達兩百六十九萬零八百八十三件,比前一年減少百分之六,連續五年減少,被檢舉者總數則達一百十八萬四千三百三十六人,減少百分之五。報告指出,刑事犯總數逐年減少,但高齡者犯罪則持續增加。

統計指出,高齡犯罪以順手牽羊等竊盜犯案最多,占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五,輕微犯罪很多,特別是女性的順手牽羊占女性所有犯案的百分之八十一點五,

白皮書分析指出,高齡者犯罪的大幅增加,與經濟不安、孤立感和社會福利制度不足有關,初犯易於重犯,住處不安定造成流浪漢的增加,單身犯比率高,親戚關係的薄弱使得高齡者易陷入孤獨的生活。

報告指出,一九四七年至四九年之間大量出生的「團塊世代」將步入高齡期,過去對高齡犯罪的對策已無法因應現狀,為防止高齡犯罪,提供生活和就業的支援,使得高齡者確立生活的安定和過有意義不孤獨的生活很重要。

白皮書並指出,二零零七年,外國人在日本犯案被檢方受理的人數總共一萬八千四百七十二人,中國籍有五千九百四十六人,占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二,仍舊排名首位。二零零五年和零六年,中國籍犯罪者分別占百分之四十和百分之三十六,都是高居首位。

【2008/11/08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