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戶口制度改革 自由遷徙還早

大陸農村問題,主要體現在農民的物權、公民權和社會保障權上。如果說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在土地制度改革上,小進一步,則透過戶口制度改革增加農民的公民權利,顯然進步不大。

一國兩制不平等

中共建政五十年,有一個事實存在的「一國兩制」:即農村與城市、城裡人和鄉下人,透過戶籍制度,在社會管理上形成的「兩制」。城鎮人叫「居民」,持有的是「非農業戶口」;農村人叫「農民」,持有的是「農業戶口」。因戶口的不同,形成就業、醫療、教育、住房、社會福利等一系列城鄉不平等待遇。

由於這種「一國兩制」,造成城市和農村差距拉大,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以去年為例,農村人均收入是四千一百四十元人民幣,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則是高達一萬三千多元。

流動兒童問題多

全大陸有二億二千萬農民進城市工作,被稱做「農民工」,他們不能享受城裡人的種種待遇,子女被分成兩大類,包括五千萬待在鄉村的「留守兒童」,及數千萬跟隨父母的「流動兒童」。在不平等教育、醫療制度下,近億名兒童的問題,可能比數億農民工的問題還大。

十七屆三中全會勾出「城鄉一元化」的藍圖,落實到決定文件中,叫「城鄉統籌發展」,列出「五個統籌」,其中最急迫解決的,就是城鄉社會管理統籌;社會管理統籌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戶口制度改革。

改革一步到位難

近三年,大陸多地試驗戶口制度改革。從雲南到湖南,從北京到深圳,有的改出點名堂,有的改了一半又退回原處。其中最大膽的是浙江嘉興,宣布從這個月一日起,取消兩大類戶口分類管理制度,全市城鄉居民統一為「居民戶口」。

就算最大膽改革試驗,只解決「名」的問題,未能突破「實」禁區。中共中央的決定文件,只提推進戶口制度改革、中小城市的落戶放寬,還強調已在城鎮居住和就業的農民,要「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

從另一個角度看決定文件,反映大陸戶口制度改革,相當艱難,即使改革啟動,也別指望一步到位,全大陸統一。農民未來能夠有「遷徙自由」,但仍不能「自由遷徙」。戶口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先對已進城的農民,還以居民權;先對中小城市的戶口解禁,何時全大陸戶口能統一,得「摸著石頭過河」,看一步、走一步。

【2008/10/24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