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勞工不足 日「派遣時代」將結束?

留住員工!
臨時工改聘為正式職

人口老化導致日本勞工市場吃緊,很多企業為了留住員工,已開始扭轉過去增雇約聘人員的趨勢,紛紛將臨時員工改聘為編制員工。

1990年代初期日本經濟陷入停滯困境時,企業為減輕人事負擔,都傾向於增雇臨時工或兼職人員,連很多實際是永久性質的職位也不例外。不過,這種趨勢已在反轉。

東京的經濟貿易產業研究所研究員鶴光太郎說:「企業增雇臨時人員的時代可能已經結束,全職員工對公司增加生產力、累積知識與發展人力資源,都有關鍵的重要性。」

日本的瑞士信貸首席經濟學家白川浩道說,永久雇用可以紓解糧食與汽油價格高漲帶來的痛苦。根據統計,企業將臨時人員改聘為正式職,使日本上半年的平均月薪比去年同期增加1萬8700日圓,達到31萬1400日圓 (約台幣8.8萬元),漲幅0.9%。

工作安定與薪資提高也能鼓勵消費者支出,對第二季以年率2.4%萎縮的日本經濟提供支撐。

即使日本正逐漸滑入2001-2002年以來的首次衰退,日本銀行的統計仍然顯示,勞工需求指數正接近16年來最高水準。

人口老化!
迫使企業改變政策

人口結構的問題是導致企業勞工政策必須改弦易轍的原因之一。日本是第一個每年死亡人數多於出生人數的已開發國家。根據全國人口與社會安全研究所的報告,到2030年時,日本的勞動人口會減少20%,只剩6700萬人。到2050年時,約四成日本人年紀將超過65歲,大約是目前比率的兩倍。

日本企業臨時約聘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率,在過去十年來已從早先的五分之一升高到去年的三分之一,但人口的老化逼迫企業必須重新檢討這項作法。

例如,東京的化妝品、文具與玩具零售商The Loft公司,今年4月就將所有2330位臨時人員改聘為永久職。以往,臨時人員每年的離率高達80%,但改為正職後,流動率立刻減半。

【2008/08/26 聯合晚報】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澳洲原住民 整世代曾被「偷走」

 
【聯合報╱編譯樂慧生╱綜合13日外電報導】
 
澳洲國會13日通過歷史性議案,為原住民過去承受的委屈與苦難正式向原住民道歉,全境原住民無不深受感動與安慰。
 
總理陸克文代表宣讀議案部分內容,表示要藉正式道歉除去「澳州國族靈魂上的一大汙點」,為澳洲沉重的種族關係史揭開新頁。陸克文道歉透過電視轉播,原住民聚集在學校、公園和社區觀看,無不表示歡迎。不過也有人提出存在已久的受害人數以億計的國賠問題。
 
陸克文在國會宣讀議案內容,他說:「歷任國會與政府推行的法律與政策,為我們這些同胞帶來深沉的憂傷、痛苦與損失。」
 
此案針對的道歉對象,是澳洲實施同化政策時期,強行自其父母身邊帶走,轉交給白人寄養家庭或社福機構帶大的原住民,亦即所謂「被偷走的一代」(the Stolen Generation)。當時的構想是藉著與白人通婚,讓純種原住民自然消失。
 
因為應不應該道歉而起的爭論,在澳州已持續多年,去年11月敗選下台的保守黨政府執政10年期間始終抗拒道歉。
 
 
【2008-02-14/聯合報】

 

15萬加國原住民兒童 被迫離開父母
【歐洲日報綜合報導】
加拿大政府拖了幾十年,終於重新面對一段不光榮的歷史,決定設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在全國各地舉行公聽會,揭露印第安原住民兒童遭虐待的史實。
路透報導,在1870年代到1970年代的一百年間,大約15萬印第安原住民兒童被迫離開父母,送到遙遠的寄宿學校,甚至遭到性侵害。
各種教會打著政府的名號經營這些學校,有些學校環境很差。依照當時紀錄,一些學校有高達半數學童死於肺炎。
原住民學童在學校裡被稱為「豬」或「狗」。學童若使用自己的母語就會挨揍,並被教導,除非改信基督教,否則會下地獄。
許多父母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兒女,這些兒女中如今仍在世者,則經常以吸食毒品和酗酒來忘掉痛苦。
原住民領袖稱這種做法是「加拿大史上最可恥、傷害最大和種族歧視最嚴重的行為」。
在纏訟多年後,加拿大政府2006年5月和9萬名仍在世的受害人達成19億加幣的和解案。其中一項條件是設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存在期限為5年,自6月起在各地舉行公聽會。
【2008-06-03/歐洲日報】
原住民受迫害 加國總理道歉
【中央社/多倫敦十日美聯電】
加拿大總理哈柏11日公開向加國的印第安人道歉,這些原住民數十年前被帶離家庭,強迫進入公立基督教學校讀書,藉此剝奪他們的原住民文化。
從19世紀起至1970年代,加國政府強迫超過15萬名原住民兒童進入公立基督教學校讀書,目的是要消除他們的原住民文化與母語,整合進入加國社會。
澳洲今年2月也曾向原住民提出類似的道歉。當時澳洲總理陸克文在國會正式向所謂「消失的世代」道歉;所謂消失的世代,是指澳洲政府根據同化政策,強迫成千上萬的原住民在孩提時代即離開家庭,這項政策自1910年持續至1970年。
加拿大總理哈柏在國會發表演說正式道歉,最少250名當年強迫入學的原住民學生將受邀接受道歉。
原住民領袖說,這對加國100多萬原住民而言是個重要的時刻。8萬多名當年遭強迫入學的學生目前還活著。
哈柏在正式道歉的前一天告訴議員:「加拿大原住民為了聽到加拿大國會的道歉,已經等了好久。」他說:「許多人民的心裡對這件事接受程度不同,但我希望我們能展開療傷與和解的過程。」
當年遭強迫入學的學生卡查吉也出席聆聽哈柏的道歉演說。他說,他被迫離開父母時才4歲,自1944年起他在三間所謂的住宿學校中度過12年的光陰,期間屢次遭到身體上的虐待與性侵害。
印第安事務部長史特拉爾說,這將是對大規模文化毀滅、身體創傷與性侵害等問題的一項可敬而誠懇的承認,這些問題的影響一直及於今日的世代。
卡查吉提到政府數十年的政策說:「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摧毀印第安人。他們毆打我,把我丟進熱水桶中,我承受嚴重的飢餓折磨,他們拿腐敗的食物給我吃,用各種髒話罵我。」卡查吉說,後來他曾經酗酒,婚姻與孩子也出現問題,都是源自當年受到的傷害。
【2008-06-13/歐洲日報】

 

聯合國通過原住民宣言 美國反對

【聯合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十三日電】

聯合國大會13日表決通過爭論20多年的「原住民權利宣言」,為保護世界3億7千萬多原住民的權利確立國際標準,包括要求各國保護原住民的人權、土地與資源。

聯大以143票贊成,4票反對、11票棄權通這項宣言,但只具道德說服力,無法律約束力。

投反對票的四國為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這四國境內有相當數量原住民,反對此宣言顯得諷刺;美加澳紐稱,宣言內容與他們本國憲法或國內法牴觸,礙難支持。

「原住民權利宣言」涉及原住民集體和個人權利各領域,包括自決、自治、文化與身分、健康、教育、就業、語言、土地、領土和自然資源等,確保原住民不受歧視。

聯合國為「原住民權利宣言」爭論20多年。1982年,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成立「原住民問題工作組」,為保護原住民權利訂定基本標準;去年6月「原住民權利宣言」首獲人權理事會通過,隨即交聯大表決。

美國代表海根表示,宣言存在缺陷,有很多矛盾及適用性問題,實施時難成國際共同標準,美國因此投反對票。

澳洲常駐聯合國代表希爾稱,澳洲不同意宣言中涉及的原住民自決權,但澳洲支持、鼓勵原住民全面且自由參與民主決策,此宣言損害一個民主國家領土和政治完整。

加拿大代表麥克尼說,宣言第19條規定,一國在未獲原住民同意下,不得對原住民的司法或行政問題採取行動。此與加拿大議會體制矛盾。

「原住民權利宣言」第28條規定:原住民有權要求補償被沒收、奪走、占有的領土與資源,補償辦法包括歸還原物,或給予公正、合理和公平賠償。紐西蘭常駐聯合國大使班克斯表示,紐國反對這一點。

聯大主席阿勒哈利法表示,宣言獲得通過,顯示聯大在確立國際標準發揮重要作用;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發表聲明說,此宣言是全世界原住民一大勝利,各國應立即行動,將原住民權利納入國際人權事業。

【2007-09-15/聯合報】

原民與文明》漢人除了該道歉 更應學習

【陳美霞╱成大公衛所教授(台南市)】

前幾天,正當馬英九代表過去的執政黨向二二八事件受難的家屬道歉認錯時,我在想,包括兩黨候選人在內,又有誰要向為長期受到強勢族群制度性傷害的原住民道歉呢?

日前聯合報以頭版新聞報導泰雅族青年拉互依探討家鄉司馬庫斯部落的碩士論文口試,口試不僅在他的部落舉辦,口試提問者還包括從小看他成長的耆老,族人也休工一天旁聽。我被拉互依的研究所啟發:他的研究展現出原住民世代相傳、累積、淬煉出來的豐富智慧,以原住民與自然萬物共存共榮的寬廣的生態觀,以及互助共用的土地共有制最為突出。這樣的智慧是漢人主流社會遠遠不及的!

但是,為什麼台灣社會不曾謙虛的學習原住民祖先的智慧?台灣漢人主流社會一般對原住民的理解是:原住民在社會、經濟地位及健康狀態均處於明顯弱勢;另外,他們多有酗酒的問題。但是,他們卻不理解,原住民的弱勢困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歷史建構下的產物。台灣原住民近代史是一部被外來強勢民族—荷蘭、西班牙或日本殖民者,甚至漢人—以武力、土地與勞動力掠奪的殖民血淚史。而原住民的低落社經地位也就在被殖民的歷史過程中被建構出來。原住民較差的健康也是長久處於社經弱勢的歷史發展結果。

許多研究顯現,原住民並非本來就是愛大量喝酒的民族,是在酒被商品化、被大量銷售到部落,再加上原住民傳統部落社會在資本主義的強力衝擊下,造成他們被迫流離遷徙、謀生存,在這過程中,他們遭遇種種挫折,必須借助酒來安定舒緩他們的無助感,因此飲酒相關的問題也就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形成。

主流社會不但造成原住民的困境與挫折,加上無法以歷史深度理解其弱勢困境,缺乏對原住民歷史傷痕的反省,就容易以汙名、歧視對待原住民。

筆者剛從澳洲國立大學短期研究返台,在澳洲期間,有幸躬逢澳洲原住民運動歷史性的一刻:二月十三日,澳洲政府以總理為代表,為過去慘無人道的原住民政策造成的深重苦難與剝削,正式向原住民道歉。筆者與研究合作夥伴到澳洲首府坎培拉新國會大廈前的大草坪,與數千位澳洲人民共同注視、聆聽大螢幕上陸克文總理宣讀他的道歉稿。筆者特別被澳洲社會對原住民歷史傷痕的深刻反省所感動,只有在深刻反省後,澳洲人民才能向「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的原住民學習。

我不禁要問自己忝為其中一份子的漢人主流社會:我們有沒有可能學習澳洲社會,對原住民過去的歷史傷痕做深刻反省與道歉,並進一步向原住民學習?

【2008-03-04/聯合報】

日本銀髮村賣樹葉 賣出奇蹟

【李福忠】

一片葉子能賣多少錢?在日本四國德島縣勝浦郡上勝町,一個有著風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村落,這是日本典型的高齡化地區,但卻能以不起眼的葉子,創造出一年近32億日圓的產值,在全球社會逐漸走向高齡化,上勝町發展地區特色的成功案例,不僅受全日本,更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人口只有2,068人的上勝町,總面積約109.68平方公里,其中85.6%為山林,48.34%為高齡人口,因人口老化加上外流嚴重成為日本逐漸沒落的過疏地區,須依賴政府的社會資源援助。

49歲的橫石知二28年前由日本農業協會派至上勝町擔任農業指導員,當時他不斷的思考,如何給老人們找工作,並深刻體認農業不能只有種植,農業也必須行銷,有市場才能生存。

在偶然的機會下發覺日本料理店在每道料理都擺有許多裝飾的葉子,引發他採葉子來販售的構想。初期並不被看好,老人家配合意願也低,但橫石不斷想辦法讓當地老人家看到自己葉子的價值,並善用人與人間的競爭來激勵,恢復老人們的鬥志。

從1986年年銷售量僅116萬日圓開始,到1989年的2,160萬,1994年年銷售金額破億,1999年正式成立Irodori株式會社,2004年總累計銷售額已超過20億元。目前有190人參加,平均年齡70歲,共有320種商品,單單葉子每年銷售額就達2.6億,連同周邊整體一年可創造近32億元的產值。橫石表示,當時只是一個小點子,從沒想到會引發這麼大的熱潮。

事實上,上勝町彩事業的成功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地方。橫石表示,經由各行業的專家來協助架構,才完成整個軟硬體的系統。該町是全日本唯一老人都會使用電腦的地區,特別研發有大型滑球易於老人使用的電腦,並架設光纖網路,使用無線電波傳真及網路讓每個老人都能看到當日及隔日的葉子需求量,由老人家自己認購出貨量,且能在電腦上得知自己及他人累積的收入。藉由彼此的競爭,去控管品質及督促產量的提升。

橫石認為整個事業的成功所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與老人們建立起信賴的情感。當地的老人也戲稱橫石是把葉子變成錢的狐狸精,讓他們又愛又敬。善用人、物及環境成為有效資源及優勢,利用優勢也創造優勢,上勝町的成功讓過去無所事事的老人重拾活力、樂在工作,也讓當地的老人之家全部關門大吉。

【2008-01-24/經濟日報】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鹿谷林家 女兒可回祖墳

去年蕭昭君當女主祭,意外接到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史研究所助理教授林宜平的信。信中說她來自南投鹿谷林家,家族知道蕭家有女主祭後,熱烈討論起「是我們進步,還是他們進步?」原來林家早就將女性收入族譜,並規定未出嫁及離婚的女兒若往生,都可回到祖墳。

「這是一群疼女兒的老先生想出來的!」林宜平笑說,她的父親林惟堯及叔叔伯伯都是寵女兒一族,想到現代社會不一樣了,許多女性選擇不婚或可能離婚,於是在近年建成家族墓園時訂立管理辦法,規定只要是林家女性,往生後都可回來。

從銀行退休的林惟堯說,依台灣習俗,祖墳不收女兒,以致早夭、不婚、離婚的都只能供到廟裡,但他和堂表兄弟都認為,過去太重男輕女,現在該男女平等,「林家的女兒不能作孤魂野鬼,不能無家可歸,一定要有個家可以回」。擬定祖墳辦法後,家族共識很高,無人異議。

林家還在二○○四年修訂新族譜,將女兒、女婿都收入,「現在人越生越少,許多人還只生女兒,族譜不收女兒,家族更單薄」。

林家的「進步」還不只此。林宜平說,林家世世代代都很疼女兒,許多家族規定女兒不可掃墓,免得掃走福氣,但林家早在百年前,「每逢掃墓,就抬著轎子把出嫁女兒請回來」,直到現在,林家掃墓總有上百人,女兒、女婿、後代都參與,維繫家族親情更濃密。

「平起平坐,大家才有向心力!」林惟堯說,掃墓若只有兒子能回來,女兒不能回,太不公平。他聽說許多家族不但不准女兒掃墓,連女性成員的供品都不能放到桌上,「我們林家最愛護女兒了」。

【2008/11/30 聯合報】

「媽祖不會歧視姊妹淘」

「過去很多儀式視女性是禁忌,現代社會不該再存在這種性別歧視。」台灣民俗文化工作研究室主持人、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指出,確實沒聽說過漢人祖祭由女主祭擔任,不過這是男性當權社會演變出的規範,「該被打破了」。

林茂賢表示,諸如平埔族等母系社會,是由最年長的女性擔任主祭,漢人因是父系社會,所以由男性擔任。這種要求女人止步的場合,論深層原因,是因為女性有月事、被認為汙穢,「可是像媽祖,在成為神前也是女人,祂一定不會歧視自己的姊妹淘。」

林茂賢也指出,漢人族譜向來以男性為主幹,婚配的媳婦只稱某氏,後代也只登錄兒子名字,女兒則被預定為其他家族族譜的「某氏」,不存在於原生家庭族譜,倘若未婚、離婚,一旦往生就只能送到廟宇,無人祭拜。

但隨時代演變,近年越來越多家族將女兒收入族譜,結婚者並加註「適」(嫁意)某某某(女婿名),也漸有祖墳收入未婚、離婚的往生女兒,以免女兒流落他方。

林茂賢表示,另外如建醮、搶孤、過火、八家將等,過去也不許女性參加,理由仍是「汙穢」,不過近年已越來越多例外,顯見社會轉變。

東華大學副教授蕭昭君也有自己的應對方式。她說曾遇花蓮建醮,廟方來收錢點光明燈,說「一丁四百元、半丁兩百元」,「丁」指男性,蕭昭君因此只需付兩百。「但我很不爽,憑什麼我是半丁,非要給他四百元,對方也收了!」

【2008/11/30 聯合報】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台灣兒醫荒 平均照顧人數是美國4倍

今年腸病毒、毒奶粉風暴席捲台灣。但兒福聯盟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台灣每位兒科專科醫師平均照護1861個孩子,比其他專科醫師多出三成六,且三分之二的兒科專科醫師集中在台北縣市,城鄉差距相當嚴重。

城鄉不均 2/3醫生在台北

家住台東的小華每周都必須請假北上看病,有時還要住院觀察。國小三年級的小華一年前被診斷出患有血液疾病,但當地沒有專門的兒科醫師,小華父母經常要帶著他到台北診療,醫療費用和交通成本讓父母很苦惱,常請假的小華則和同學愈來愈有距離。

兒福聯盟表示,小華的情況並非個案,有許多住在鄉鎮的孩子也面臨相同的狀況。兒福聯盟公布「台灣地區兒童醫療權現況檢視報告」顯示,目前台灣的兒童醫療權益有三大困境,最嚴重的是兒科專科醫師人數少且分布不均。

平均照顧人數 是美國4倍

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國內所有專科醫師需照護的人數為1368人,但台灣每位兒科專科醫師平均需要照護1861個孩子,還是美國的4倍、德國的6倍。再從分布來看,台東縣、嘉義縣與離島縣市的兒科醫師不到1%,甚至開始出現兒科醫師荒。

健保給付少 醫院裁兒科

第二個困境是政府編列的兒童醫療預算明顯不足。王育敏說,從2004年健保支出來看,14歲以下兒童佔總人口近兩成,在健保比例僅分配到一成左右。甚至有醫院因重症的兒童病患因耗費大量的醫院資源,得到的健保給付較少,裁撤兒科部門。

調查更發現,醫院軟硬體設施對兒童也不友善。王育敏指出,美國或日本的醫院通常會提供課輔或遊戲、音樂治療等服務。國內因健保無給付,僅2所醫學中心有輔助性藝術治療,僅有7所醫學中心提供住院兒童課業輔導。

病房冷清清 硬體不友善

也就是說,大部份生病住院的小朋友只能躺在四面白牆、冷清無聊的病房中,度過與病魔抗戰的漫漫長日。

兒福聯盟建議,醫院應納入多元的輔助性治療,以及增加空間童趣的設計,降低兒童就醫的恐懼。至於政府則應量兒童醫療特殊性,增列足額的兒童醫療相關預算。

【2008/11/19 聯合晚報】

城市角落》柏林4╱柏林嬰兒潮

Prenzlauer Berg據說是全德生育率最高的區域,我住了三年,在咖啡館讀雜誌、在街上踩初雪,總會見到時尚的年輕爸媽,推著娃娃車來去。在沒電梯的地鐵出口,我幫過上百個媽媽把娃娃車抬到地面上去。

朋友說,住在這裡,沒生一兩個嬰兒來當上街的配件,時尚感似乎打個折扣。有一次我幫韓國朋友推娃娃車,迎面而來的那些年輕父母突然都用微笑迎接我,那是短暫的燦爛肯定:「原來你也是我們的一分子!」

有人說,是這邊的水質作祟,喝了生產力暴增。有人說,流行這事凶猛,街坊鄰居都生了,你不弄出幾條人命來還真趕不上城市的節奏。

今年三月我搬了家,不過三站地鐵的距離,夜半不再有嬰兒哭鬧穿牆,街上很少見到嬰兒車。搬家,讓我告別了柏林嬰兒潮。

【2008/11/12 聯合報】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世界各地有兩億國際移民

  • 2008-12-02 【中廣新聞╱郭希誠】

    國際移民組織說,目前世界各國有兩億國際移民。
國際移民組織說,去年,有六千一百萬人從
開發中國家移民到已開發國家,六千兩百萬人,從北半球移居南半球或是從南半球移民北半球。

    國際移民組織官員說,過去十幾年,由於亞洲上一波金融危機,不少亞洲人移居國外。目前這一波的金融危機,或許會引發返鄉潮。不少外移的亞洲人又將搬回家。

    收容移民最多的是歐洲國家。移民組織估計,要是已開發國家不接受這些移民,他們的人工到2050年,大約會短少兩成三。

    移民通常會給祖國賺取大筆外匯。去年他們從合法管道,匯了三億三千七百萬美金回國,比五年前增加了將近一倍。

印度2050年將超越中國 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 2008-11-13 【中央社】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今天公布「2008世界人口狀況」(The State ofWorld Population 2008)報告指出,如以印度2005-2010年人口平均增加率1.5%計算,估計到2050年時印度人口將達16億5800萬人,超過中國同年的14億800萬人,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報告人口指標顯示,印度2008年人口估計為11億8620萬人,中國為13億3630萬人。

     報告顯示,印度2008年總生育率是2.78%,中國是1.73%,而中國2005-2010年的人口平均增加率僅0.6%,尚不到印度人口增加率的一半。

     聯合國人口司在去年七月間公布「世界人口展望:2006修訂」報告中,曾預測印度在2025年即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從1996年起,每年都會發表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旨在著重全球世界城市人口爆炸的問題,今年主題在呼籲提升婦女權利,並採取措施消除兩性不平等現象。

     在南亞地區其他國家人口增長方面,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最新報告,阿富汗2005-2010年的人口平均增加率為3.9%,2008年人口估計為2800萬人,2050年時將增為7900萬人,增加將近三倍。

     同期的巴基斯坦人口,也將從目前的1億6700萬人,增加到2億9200萬人。

     孟加拉人口也將從目前的1億6100萬人,增加到2億5400萬人。

     報告顯示,南亞地區人口成長率唯一趨緩的國家是斯里蘭卡,將從目前的1940萬人,減少到1870萬人。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日本老年人犯罪率 過去五年增加一倍

  • 2008-11-07 【中廣新聞╱夏明珠】

    日本65歲以上老人的犯罪率,過去五年升高一倍,以趨勢看來,它可能還會繼續增加,這對人口快速老化日本社會來說,相當危險。

    日本政府今天新公佈的報告指出,日本老人犯罪率增加的速度,比人口老化速度還快,分析顯示,貧困、孤獨以及生活不安定,都有可能是愈來愈多老人鋌而走險的原因。

    根據統計,日本目前一億兩千八百萬人口中,有五分之一超過65歲,未來五年內,隨著嬰兒潮世代的人,也到達老年,預估到這個世紀中,日本老年人口還會增加一倍。

    根據統計,去年,日本老人排除交通違規的犯罪案件數,達到四萬八千六百零五件,比五年前,增加了一倍,老人犯罪案件中,以扒竊最多。

紐西蘭女多於男 婦女找丈夫難啊

  • 2008-11-06 【中廣新聞╱謝佐人】

    紐西蘭人口女多於男,兩性失衡,婦女要找丈夫或男友,難上加難。

    根據紐西蘭統計局調查,年齡在20歲到 45歲的適婚婦女族群中,女性多了好幾萬人,一名32歲的女性要找丈夫,與一名82歲的老太太要找老伴,一樣困難。

    一名國際人口研究學者表示,紐西蘭與澳洲的男人荒與墨西哥很像,因為墨西哥的男性都跑到美國賺錢,而紐西蘭的男性不是跑到澳洲,就是前往倫敦或杜拜去工作。

    過去,紐西蘭的年輕人依照風俗,不論男女都會出國,體驗海外生活,但是女性都回國,而男性大多留在海外

    以首都「威靈頓」北部一個濱海城市為例,青年男女的比例是89比100。為此,紐西蘭觀光局已開始針對英國男性,大力推銷觀光旅遊,希望吸引青壯男士到紐西蘭,為紐西蘭婦女牽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