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正常家庭迷思

 20080607自由時報讀者投書

■ 鄭維鈞

拜讀「不生小孩正常嗎?」,筆者有幾個看法在此分享。首先,用「正常」與「不正常」來描述家庭型態,很容易淪為一種是與非、黑與白的偏見。如此一來,對於「無法選擇生育」的家庭造成更深的遺憾;對於「選擇不生育」的家庭也形成壓力。

人類自有歷史以來,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從狩獵為生到資本主義經濟,每個時代都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與當代主流價值,並且隨時處於「變動」的過程之中。農村時代需要很多勞動力,也沒有節育的觀念,因此多子多孫不只多福氣,也是滿足現實經濟需求。如今,發達的科技與資本全球化嚴重衝擊了勞動力市場,從勞動需求的角度來看,也能說明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基督教信仰有其發展的脈絡或堅守的價值,但總不能說因此佛家的「隨緣」或「膜拜神像」就是錯;同樣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有沒有小孩實則無關對錯。人類總是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在天地之間與時俱進地生存下去。

與其怨嘆新時代的台灣人不生小孩,還不如趕快來關心那些被拋棄在醫院樓梯間、環保垃圾車上,以及社區水溝內的棄嬰。台灣平均每天有一點四個兒童被棄養,每年四千棄兒無人聞問,生小孩是否能維繫「正常家庭」,答案不言可喻。

(作者為社區大學講師)

■ 劉威良

「不生小孩正常嗎?」一文中,作者認為不生小孩是不正常。

台灣的收入在世界上或許不落人後,但居住環境污染,大都會空污嚴重,戴奧辛居世界前茅,讓民眾看不到幸福的前景而對育養下一代興趣缺缺,才是最大不生育的主因。再看一般大都會區社區,缺乏良善的兒童育樂遊樂設施,有幼兒家庭,沒有遊戲的場所,如何育兒?即使是一般人在台北市生活都有如過街老鼠,哪裡有路哪裡鑽,生活居住環境尚無尊嚴可言,更別提兒童與家庭。台灣人錢財或許不缺,但在現今社會,養兒不敢想能防老的潮流下,幼兒剛開始受教的幼稚園學費動輒上萬,也讓年輕人深感吃不消。

其實生育不生育是夫婦的選擇,誰也不能強迫。生活在一個只重經濟開發而沒有永續環保意識的大環境下,讓人民感受不到良好的生活品質與美好的未來,民眾當然選擇不生,讓痛苦到我們為止,何需危害下一代?

(作者為德國台僑)

沒有留言: